SERVICE PHONE

+639619666363
NEWS 新闻资讯
你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顶盛体育【民俗拾趣】渐行渐远的传统游戏

发布时间:2024-01-28 05:34:05  点击量: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随着电视机的迅速普及,各类电子游戏、游戏机以及游戏厅相继接踵而至,“俄罗斯方块”以其趣味性强、简单易学、老少皆宜的特点成为经典电子游戏的代表。之后,“连连看”、“愤怒的小鸟”、“天天酷跑”等各类电子游戏,深受一代代孩子们的喜爱。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动漫产品延伸出的周边游戏、玩具更是层出不穷,孩子们更是对其钟爱有加,甚至一些大人们对其也很偏爱。

  回望我们那些渐渐远去的童年记忆,由于物质匮乏,几乎从没在商店买过什么玩具。那些就地取材的瓦片、石子、木棍、布头,吃剩下的冰糕棍,用过的作业纸、火柴盒……,成了孩子们自制玩具的各种材料。那些自制的毽子、折纸、陀螺等以及看似简单却很有讲究的传统游戏,却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孩子们快乐和梦想的童年。

  有些游戏,不分性别,不分年龄,孩子们都爱玩。不过在以前的年代里,男孩女孩很少对话,很少打交道,也很少在一块儿玩同一种游戏。除非有老师、家长组织,或是同家近支的姐弟兄妹们,才会不分彼此的在一起玩耍。

  叮当锤一种不需要任何道具的猜拳游戏,又称 “剪子包袱锤”或“石头剪刀布”。握紧的拳头称为石头或锤;中指和食指伸直,其余手指握紧称为剪刀或剪子;五指伸直,张开手掌,手心向上称为布或包袱。游戏规则是:石头砸剪刀,剪刀剪布,布包石头,三种手法,相互克制,被砸、被剪、被包者为输,反之为赢。这种游戏一般由两个人玩,开玩前议定好游戏规则,谁赢了或是刮输家的鼻子,或是打输家手心……。玩前,两个人先各自握紧拳头,然后其中一人或者两人一起念出口令,在说出最后一个音节的同时,两人同时出示自己心中想好的手势,手势相同,则为平局,玩法继续。孩子们在其它游戏需要决定次序时也常常以此猜拳定先后。整个游戏过程中充满了“心理博弈”,单次的输赢可能更多取决于运气,但是多次比赛的话,赢家一定是个心理博弈的高手。这种游戏,既可锻炼人的反应能力,又可从中看出个体的灵活性。此外,孩子们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有的还从其中延伸出包袱、锥子、井,锥子“扎”包袱,包袱“盖”井,锥子“掉”井里。

  捉迷藏俗称藏摸糊儿。该游戏大众化,不用道具,参与者不论性别,不分年龄,常见姐姐带着弟弟、哥哥带着妹妹,一家好几个孩子共同参与。农村的麦场或柴火垛、家里的各个房间,甚至牲口房;县城里的大杂院、小胡同都为它提供了天然的场所。孩子们开始玩的时候,一般是通过“叮当锤”的方式,确定谁输了谁为找的一方。找的一方直接闭上眼睛或被用一块布蒙住眼睛,其他人在划定的场地内散开,各自寻找隐蔽的地方藏身。找家通常会喊:“藏好了没?三二一,开始找啦!”在确认大伙儿藏好后,找家睁开眼,像只猎犬一样四处搜寻,直至掀开所有人的保密洞,把大家找出来。这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事,比如,很多时候有人声东击西,先故意通报:“我在这儿”,然后在找家睁眼之前,另换一个地方去藏。有岁数小一点儿的孩子,会可爱认真地应一声儿“藏好啦!”引来大家的一阵“嘘嘘”和白眼。还时常有某一个人藏得太深太不好找,结果找家扫了兴,宣布不玩了,于是他只能自己走出来,这时候他心里的感觉是失落多于骄傲——其实大家是期望被找到的,不然自己就成了被撂单的角色。这个游戏考验的是谁更机智、更灵敏,而游戏的意义,就是被发现时的那一阵爽朗的笑声。

  老鹰捉小鸡俗称“黄鼬拉鸡”,一种多人参加的娱乐游戏,在户外、操场上或有一定空间的室内进行。游戏开始前,孩子们先分角色,选一人当鸡妈妈,一人当老鹰,其余的当小鸡。小鸡们依次在鸡妈妈后面牵着衣襟排成一队,老鹰则站在鸡妈妈对面。游戏开始后,老鹰左转右转,做着赶鸡的动作,试图捕捉队里最后或掉队的小鸡;母鸡则伸开双臂,来回跑动,机警地挡住老鹰,保护着身后的小鸡;小鸡们也随着鸡妈妈移动的方向转来转去,躲避老鹰的抓捕。万一老鹰突破鸡妈妈的防线,抓住一只掉队的小鸡;或是小鸡们散开,则这次游戏结束。下次开始时,被抓住或散开的小鸡做老鹰,原来的老鹰则插入小鸡队伍中,排在鸡妈妈后面,新一轮的游戏继续开始。或是老鹰先划定一个圆圈作笼子,把鸡妈妈身后所有的小鸡全部抓住,最后大获全胜。这个游戏中,鸡妈妈可以用抓、推、拽、抱的方式堵截老鹰,老鹰不可侵犯鸡妈妈,但老鹰可以追捕任何小鸡,占有着绝对的主动权,所以最后的胜利必属于老鹰无疑。游戏中,攻守双方来回跑动,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同时小鸡们齐力躲避老鹰的追击,也能培养大家的团结互助意识;鸡妈妈则能培养其责任感。

  挤摞摞儿俗称挤暖暖。寒冬,课间的时候孩子们出来晒太阳,会选择一面光滑洁净的墙壁,排成队争墙角;或在墙中间画一标志,两队人互相往对面挤,挤过标志者为胜。游戏开始,每人双手抱住胸前以保护自己身体,用肩杠、背倚、膝挤、腿拱、身别的方式向墙角或队伍中间挤,游戏过程中不准伸手推、拉和击打挤挨着的人,如若有人被挤出队外,则可迅速到跑到自己队尾排好继续挤。这种游戏对抗性强,争斗十分激烈,并需斗力、斗智、斗勇。对御寒与增强体质有很好的作用。这种游戏多是农村孩子们玩耍,如今的孩子们几乎没听说过这个词,更别说做过这个游戏了。

  跳绳一根线绳或麻绳即是游戏道具,跳绳不分性别,不分年龄大小,但一般高年级的学生跳的还多些。跳绳分为单人跳和多人跳:单人跳绳,自抛绳自跳,有单脚跳、双脚跳、正跳、反跳、原地跳、跑着跳等各种样式,主要是跳花样、速度与数量;多人跳时,由两人各执绳子一端,将绳子摇出橄榄球型的弧圈,跳绳者同时跳进圈内,有节奏地同时起跳、落下;或依次跳进圈内,跳够一定数量再跑出来。在跳绳的过程中,如果谁踩住了绳,谁就下场将摇绳的一人替上场。多人跳绳,主要考验大家的协调与配合以及动作的流畅性。

  丢手绢又叫丢手帕。游戏开始前,准备一块手绢(或其他小物件),然后大家选定一个丢手绢的人,其余的人围成一个大圆圈蹲下。游戏开始,被选定为丢手绢的人手握手绢沿着圆圈外一边唱着“丢手绢”的歌谣行走,一边要尽量不让人发觉地将手绢丢在某个人的身后,然后不动声色的继续转圈。被丢了手绢的人如果发现自己身后的手绢,会迅速捡起来起身追逐丢手绢的人,丢手绢的人则沿着圆圈迅速奔跑,跑到被丢手绢人的位置时蹲下;或者被丢手绢的人根本没发现身后的手绢,在原地被抓住,则这一局算是丢手绢的人赢了,游戏则由刚才被丢手绢的人继续。如果丢手绢的人在半路上被抓住,则要表演唱歌、跳舞、讲故事等节目,表演完后再继续进行刚才的游戏。此游戏一般是由老师组织,幼儿或小年级的学生玩的比较多,既可考验孩子们的机警能力,又能激发孩子们的表演兴趣。

  折纸传统的民间儿童游戏之一。孩子们在老师、家长或“高手”同伴的指导下,撕一张用过的作业纸,就可以开始折叠成风车、小船、小篮子、飞机、青蛙、裤子、袄等各种形状。通常能在下课的时间,看到几个男生在教室内外,比赛谁的飞机飞的更高、更远、更稳当。在下雨的时候,孩子们就会应时地折些纸船、帆船、乌蓬船,然后放到院子的水洼里,再轻轻撩起水制造些水波,看看谁的船不倒不翻,还航行的远。这种折纸游戏,取材方便,制作简单,生动有趣,尤其是一群孩子们在观察自己的飞机、纸船远行得第一的那种成就感与自豪感,真是无可替代。以前的教室屋顶多用苇箔铺设,调皮的学生会用纸卷成一个锥形筒,做成“飞镖”,用左右手的两个大拇指夹住飞镖尖部,用力向上一弹,纸筒就扎在屋顶苇箔缝里。从屋顶飞镖的多少也可看出这个教室调皮学生的“胆子”,因为老师发现后,肯定会调查出来是谁干的。

  有些游戏竞技性很强,像什么打仗啊顶盛体育、碰拐啊等等带有挑战性、能展示自身刚性的游戏,深受男孩们的偏爱,每每玩得不亦乐乎。虽然偶尔会争吵打闹,但一觉醒来、一顿零食吃过还是好伙伴儿。

  打仗在那些崇拜英雄的年代里男孩们酷爱的一种游戏。打鬼子、打土匪、捉汉奸,各种正义战胜邪恶。一群孩子在几个大孩子的带领下,分出正反两队。虽然有的孩子不愿加入反派队伍,但在头领一句“不玩一边儿呆着去”的打击之下,为了不落单,也心甘情愿地加入到队伍中。两队人马各占山头,划分出各自的疆域范围,各自研究对敌战略,活学活用电视电影里各种战略战术,分派探子,埋伏人马,攻占山头,抓捕俘虏。在战斗中,将对方头领活捉或把对方队伍消灭即算为赢。夏天,折点柳树枝,编个帽子戴在头上,既凉快,又有“侦察员”的感觉。冬天,大雪过后,是孩子们打雪仗的最好时机,大街上、树林里、操场上,大小雪球呼啸纷飞,虽然被击中的人身上雪迹斑斑,但在其中收获的各种快乐是无以比拟的。偶有过路的行人被击中,也会赶紧一跑了之,暂离这个“战区”,毕竟都是从这个年代经历的,都理解孩子们的心境。

  碰拐碰拐是男孩们展示血性的游戏之一。两个人各自单腿撑地,双手扶着另一只腿的脚踝,将其盘在身前,然后弹跳着互相撞击,或是凭力气将对方撞倒,或用技巧,将膝盖稍向下低再用力向上,将对方掀翻或让其双脚落地,就算取胜。碰拐也可以多人一起玩,下课铃响,男孩们冲出教室,开始盘拐,分成两队,一群人碰来碰去,围观的人在外圈加油、看热闹。当然,在这个游戏中,也偶尔会出现一些小事故,如一群人摔成一堆、挤成一摞,这也是老师们比较费心看管的一个游戏。往往,在课间有孩子们玩的时候,几个老师会站在一旁一边加油鼓劲,一边维持秩序。孩子们在一起蹦蹦跳跳、打打闹闹,既锻炼了身体,又增进了感情。

  跳山羊在体育运动项目里叫“跳马”,也是男孩子热衷的一种游戏。一个人当“山羊”,站立后弯腰,其他人助跑一段后,撑住“山羊”的背,双腿分开从“山羊”身上跳过。“山羊”会越长越高,先是手撑脚背,再是手撑小腿,然后手撑膝盖。此游戏无需道具,有块空地就能玩,而且不限人数。可以一人当羊,大家依次助跑、按背、跳过;也可以三四个人一字排开当羊,即跨栏型,过关者需从易到难一口气过完全部的羊。围观的队伍非常壮观,啦啦队也很卖力的叫着加油,现场十分热闹。跳山羊者的跑、跳、爆发力、臂力以及落地时的平衡,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骑马坐轿一种不需要任何道具的游戏。骑马,是一个人背着另一个人,被骑的就是马。主要是在沙地上玩,否则在“马”上摔下来太疼了。十几个孩子分成两队,然后队内自愿组合,两人一组,一般比较高大的孩子当马,把另一个人背起来,然后两队人就上马开打对冲。骑马的人可以用手拉扯对方,当马的人可以用身体去撞对方的马,直到将对方的人从马上拉下来或使对方连人带马的摔倒,对方这一对就得下场,直到场上人都是同一队的人时,输赢即可论定了。坐轿,先是两个孩子分别用自己的右手向下握住自己的左手腕,再用自己的左手向下握住对方的右手腕,形成一个四方结子形的“轿子”。这两个孩子蹲下,“轿子”下放,让另一个孩子跨坐在“轿子”上,两人再站起来四处走动。如果孩子们多,玩这个游戏也可以三人一组,分成几组,让坐轿的人在抬轿人的配合下,互相击斗。这种游戏,既可以锻炼孩子们之间的配合默契、反应能力,又包含一定的战略技术在里面。

  滚铁环流行于上世纪中叶的一项男孩子们十分喜爱的游戏之一。那时候滚铁环就如同现在的孩子滑滑板、穿溜冰鞋一样,是很风光、潇洒的事情。先将一根铁条扭成圆环状,再用长柄的铁钩驱动铁环向前滚动。也有用现成的废弃自行车钢圈做铁环的。放学后、周末时,很多孩子相约在一起,手里拿着铁钩,推着铁环在乡间的土路上兴奋地飞奔着、赛跑着。谁的铁环滚动地越快、越稳,谁就会成为带队的领头羊,那种自豪感即会油然而生。在这个奔跑的过程中,什么功课的烦恼、老师的严厉、父母的唠叨、伙伴的争辩都随着这只欢快的小圈滚到了身后。

  打耳此为清河俗称,又叫打呔(tǎi),有的地方也叫打噶,是男孩子喜爱的一种游戏。取材自然,一根稍长的直木棒作打棍,一根稍短、两头削尖的小木棒作耳。游戏开始时,画一个圆形的城池,将小木棒放在城中,一人拿稍长的木棒敲击小木棒的尖头部,小木棒弹起后用长木棒再次击打让其飞远;另一人待其落地后捡起向城中投掷,扔不进城,则打方继续打击;如扔进城来,则换位继续游戏。游戏中击打木棒的动作连贯流畅,一气呵成,如果没练过,上场是很出丑的。此游戏渐已失传,是那些困苦年代以放羊、拾柴、拔猪草为活计的少年们苦中作乐自创的娱乐项目。孩子们游戏之前会先议定输赢规则,一般是赢者随意选取输者的一根或几根木柴,技术高超者能将别人的一捆柴全部赢过来,然后得意地背着自己捡拾的以及游戏赢来的柴禾回家邀功。而输者则一脸沮丧,垂头丧气地回家挨一顿臭骂,下次就会长记性,不再跟他玩了。

  摔宝又称摔四角,男孩子玩的比较多的一种游戏。撕两张纸折叠穿插成正方形,就是所谓的“宝”了。因为有四个角,所以又叫“四角”(也有用一张纸折叠成三角的宝,也叫“三角”)。游戏开始前,先猜拳以论先后,后者把自己的宝放在地上,先者看准方向,用力地把自己的宝从侧方甩向对方的宝。如果能把对方的宝打翻,就算赢了,就可以把败方的宝收入自己囊中,败方则再拿出一个宝继续进行该项游戏。如果没把对方的宝打翻,则由对方继续刚才的游戏程序,最终以掀翻对方的宝为赢。别看这一方小小的四角,可那一摔一甩的动作,却经常是让孩子们玩的浑身是汗。偶尔叠宝的纸不够用了,哥哥姐姐的作业本、家中不常看的书,尤其是硬皮的,就成了“猎物”了。宝的纸质软硬、纸张大小对输赢很重要,一般用挂历纸叠的是“镇兜之宝”,其面积大,容易带风,容易将对方的宝打翻。同时因为纸质硬,重量大,除非自己不小心摔到墙角或斜坡上,一般不会被对方打翻,所以不到最后一刻一般是不会出场的。

  拍火柴盒是该游戏的一种发展。家中用空了的火柴盒都是宝物,火柴盒撕开后,去掉两侧较窄的部分,剩下的两面硬纸板,印有商标的面值较大,另外一面图案简单的面值较小。比赛的时候,把硬纸板折成一定弯度后,看谁能用手将对方放在地下的的纸反拍翻,谁就赢了,就能把对方的纸板片收入自己口袋中。当然,拍的动作还是很有技巧性的呢,要五指并拢略成勺状,不漏空隙,用力下拍,这样拍出的风大,而且手不会疼;若是手指伸平,用掌心拍,则很难将对方的纸片拍翻,而且手掌生疼。

  摔宝、拍火柴盒一般禁止大袖口上阵,会要求对方捋起袖子来,不然的话袖口带风,有作弊嫌疑。

  抽陀螺俗称打簸箩、打老牛,也是男孩子们喜爱的游戏之一。簸箩制作方法简单,锯一段直径、长度均是一到两寸的圆木,用镰刀削一个锥尖,再在尖子上镶嵌一个废旧自行车钢珠,就大功告成了。如果抹上点颜色的话,簸箩在旋转时就会有各种花圈,非常好看。再用一根木棍、布条或细绳制成一个小鞭子,在簸箩旋转时不时地抽上几鞭子,簸箩会转得更快、更稳当。赛簸箩一般是两人或多人在同一地面条件下,同时打最后一鞭,然后不再加力,比比看谁的簸箩旋转的时间最长。碰簸箩是两人或多人将自己的簸箩打向别人的簸箩,力求将其撞倒,最后活下来的那个,算是胜者。三九严冬,坑塘水面结冰,孩子们会偷偷地跑到冰面上比赛抽簸箩,偶有跌落冰窟的险状会引来大人们严厉的责骂和禁令。

  弹玻璃球俗称弹琉琉蛋,是男孩子们热衷的一种技术性游戏。玻璃球一般直径一公分左右,分为两类,一类是普通白玻璃球,一类是嵌花玻璃球,里面所嵌图形花样繁多,有树叶状、有花瓣形、有弯月般、有彩线类,在阳光照射下折射出缤纷的光泽。孩子们弹玻璃球通常会选择在硬土地上,最好还有起伏高度,以增加游戏的难度。游戏开始后,孩子们会各显神勇,蹲着、趴着、站着、仄着,纷呈着各种各样的姿势,但弹玻璃球的手法基本相同,捏、夹、拨、弹等动作流畅,一气呵成。最常见的弹玻璃球玩法有两种,一种叫出纲,即在地上划线或划城为界,每人先在线内放一颗自己的玻璃球,然后在线外,用自己另外一颗玻璃球击碰别人的玻璃球,谁将别人的玻璃球打出去,此球就归谁。一种叫打老虎洞,在地上挖五个洞,其中一个较大的洞作为死洞,另外四个洞较小,环绕在大洞周围。选定一个小洞为起点,依次弹入四个小洞中,再弹入到死洞,就可以变成老虎,然后可以弹打别人行走在路上、未进完四个小洞的玻璃球,若弹中就可以把对方的玻璃球吃掉。一次输赢往往在十几枚玻璃球以上,如果能在游戏中赢得许多的玻璃球,则在孩子群中就能获得大家的崇拜,因为那代表着自己拥有高超的弹玻璃球的技巧!有的初学者用大拇指指甲往外弹,时间长了,指甲会磨出坑,有经验后则用拇指关节前部往外弹,力度会更大。所以,在炎炎夏日,偶尔会在大人们午休时看见某个孩子趴在树荫下苦练弹玻璃球技艺呢!

  吹哨初春,绿上柳稍头,在柳芽刚发的时候,最适宜做柳哨了。做柳哨是个技术活,不是一般小孩儿能拧好、吹响的。一般是男孩子先爬到新绿的柳树上折一些柳枝,然后捡选一些粗细、老嫩适中的柳枝,截成一乍左右的小段,轻扭其外皮,使皮与木质部分脱离,抽去木芯,就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状树皮。再将树皮一端的蜡质层去掉,轻轻捏几下就算是柳哨做成了,就可以直接放到口中吹了。更有手巧的孩子,在稍微长点的柳哨上再加几个孔,吹出来的音律就更加悦耳动听了。柳枝的粗细、长短都会影响柳哨的音质。

  待到梧桐花开香满径时,梧桐花也能被做成哨子:将花摘下,去掉花蒂,然后将花冠筒状底部整理一下,稍微捏扁些再用嘴唇稍微抿几下,一个特异的天然口哨即做成了。这种哨子不是太普遍,所以也不是一般人能吹得响的。

  入夏,各种植物欣欣向荣地生长着,这时的槐树、柳树、枣树以及各种果树的树叶,都可以被“能人”吹出声儿来。一般是把树叶沿叶主脉折叠后,噙在嘴边或吸或吹,悠扬的韵律随之而来。深秋,菜园里农作的人们偶尔也会薅一截葱叶做哨,随心吹上一气儿,怡情一把。此外,不仅是各种叶子,就是钢笔帽以及各种管状物体都能被“能人”吹出悠扬的旋律。

  有些游戏透着轻盈、灵巧,比如跳皮筋、翻花绳、拾子儿等游戏玩乐中展示着技巧、灵活与,默契,深受女孩们的喜爱。虽然在输赢认定上也曾红过脸,但过后却又开心地笑着,彼此和睦友爱着。

  踢毽子毽子,有的地方也叫沙包、行头、兜兜。常常是手巧的女孩子用废弃的布头剪成大小相等的六小块,再用针线缝制成的小包,里面装上玉米或谷子。单人踢毽,用单腿计数踢的形式最为简单,高手踢起来则花式多样,各种侧踢、后踢、转身踢、膝盖托……,小小毽子在身前身后跳跃自如,高手们可以半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不让毽子掉地。多人踢毽,人们围成一圈,毽子落到谁那儿,谁便将毽子复踢给他人;遇到高手之间踢,那毽子竟如穿花蝴蝶般上下翻飞,令人目不暇接。也有的女孩双手灵巧,把几个人的毽子集中起来,通过一双手扔毽子,最多的时候能有三四个毽子在手中或空中交换着位置,这时的场景就像马戏团杂技演员表演扔球一样,会吸引众多景仰、艳羡的目光。

  还有用鸡毛、铜钱或铁片自制的鸡毛毽:用小布头包拢住铜钱或铁片环,在布头上剪出小洞,把铜钱或铁片环串起来,用针线缝牢,成为底座;再插上漂亮的公鸡毛就成了。有心的孩子会在大人过年杀鸡的时候捡成色、样式好的公鸡尾毛收藏起来,以做鸡毛毽用。当然,如果没有备用的鸡毛,孩子们也会捡现成的,趁大人们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捉住家里的大公鸡硬生生地拔几根漂亮的鸡毛,公鸡的“咯咯”反抗以及一地的鸡毛会招来大人们一顿严厉地训斥。

  投沙包又称投毽,是一种充满紧张感的投掷游戏,看似简单,却非常耗费体力,经常玩一会儿就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玩的时候,两三人一组,一方投掷,一方躲闪,投方分站两端,躲方站在中间。如果投方能将沙包打中躲方,被打中者就没算“没命”了,就要下场等候。如果在场上躲方的一人能将投来的沙包抓在手中,那么就获得一条“命”,先前“没命”的同伴就可重新上场了。这种抓来的“命”还可以累积,如此,投方将躲方的命数全部打完,算一个回合结束,双方更换角色继续。也可以选定两人为投方,其余为躲方都上场,当投方将沙包投中躲方的时候,被投中者就要下场,将刚才投中自己的投方替换上场。在这个游戏中,不论如何替换,始终有两人为投方;其中躲闪技能高超的孩子,会坚持整个游戏始终不下场。此游戏不仅能锻炼孩子们的奔跑、投掷、应急反应能力以及手眼协调配合能力,还能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跳房子俗称跳方,是女孩们偏爱的一种游戏,也是最廉价的游戏之一,只要一块石子或一个瓦片就“搞定”了。在放学的路上、居家的胡同里或是街头树荫下,随便在地上用树枝或粉笔画出一个长方形,里面再分成六个或八个小方格,每一方格则称为一间房子。游戏开始后,一人手拿一块石子或是瓦片,往第一个小方格内投,投掷时人必须站到线外,如果投掷的东西压住“房子”的线就算输了,要换另一人再投。投准了,该人则屈起一条腿,单脚跳起,把先前投掷的石子依次踢入其它格内,跳完所有方格出房子为胜;然后身子背对着房子将石子从头顶扔进房内,石子落进哪间房子,哪间房子则将属于此人并被做上记号,再次路过这间房子的时候则可以双脚落地在此房内休息一会儿(而别人路过这间房子的时候则不能在此停留,需要跳跃过去);再然后石子或瓦片投往第二个小方格内,再跳……。跳房子的精粹在于跳跃,保持身体平衡和弹跳能力。此游戏运动量虽不算大,却锻炼了孩子们的平衡技巧。

  跳皮筋流行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一种游戏。皮筋是用橡胶制成的、有弹性的细绳,俗称“松紧带”,长5米左右,两头系在一起,成一个圈。皮筋圈被牵直固定之后,即可来回踏跳。先由俩人把皮筋套在腿上,把皮筋圈撑起,然后跳者在两根皮筋内外,跳出各种花样,中途跳错或没钩好皮筋时,就换另一人跳。皮筋圈的位置在脚踝、小腿、膝盖、腿根、腰部、胸部等部位逐渐升高,跳皮筋的难度也在逐渐增大。女孩们喜欢跳皮筋,她们边跳,边唱各种歌谣:“小皮球,踢踢踢,马兰开花二十一……。”如果是两个女孩儿在皮筋两端呈对称状跳来跳去,再唱着这些歌谣,那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男孩们也会跳皮筋,但他们不跳各种花样,他们的兴趣在于挑战高度,跳皮筋更像一种变型的跳高比赛。经常是直接从腰腹这关跳起,然后是腋下、脖子、脑后,甚至将皮筋用手举起。当然,这时就不再是跳了,而是侧翻,用脚尖将皮筋勾到身下,使全身进入圈内,成功了就算过关了。跳皮筋要胆大心细,身心协调,才可以玩得很好。它的活动量较大,能起到很好的锻炼效果。更重要的是,它也是增进友谊的一种方式,大家协同合作,同甘共苦,在欢笑中让彼此的情感变得更加深厚。

  编花篮一种女孩子很喜欢的游戏。几个人围成一圈,同时抬起左腿或右腿,再同时搭在左边或右边相邻之人的腿上,然后一边跳一边转,一边蹲一边起,一边念着顺口溜:“编,编,编花篮,花篮里面有小孩。小孩的名字叫什么?叫花篮……”这种游戏缺少趣味性和竞技性,但在游戏的过程中,却不能少了大家的默契与配合。

  拾子儿是女孩子们喜爱的一种游戏。“子儿”取材于自然,有的孩子会在夏季收藏一些吃剩下的桃核、杏核;有的孩子会捡拾一些瓦片,用砖石砸成圆形、跟大枣差不多大小的个体;或在沙石堆中挑选样式、形状相差不多的光滑小石子;也有的孩子用胶泥捏成大小形状相似的泥块,再趁大人做饭烧火的时候放到灶膛里烧制加工一下,就成了有硬度、有质感的“子儿”了。该游戏玩法多样,规则不一,一般都是三五个孩子在开玩前就议定游戏规则,游戏过程中互相遵守。最普遍的玩法有两种,一种是向上掷“子儿”的同时俯拾起地上的“子儿”,并依次按规则拾起;一种是向上掷“子儿”的同时将地上的“子儿”摞高,然后再俯拾起来。顺利完成游戏者为赢,继续玩下去;出差错者即被淘汰,重新排序再玩。也有女孩玩骨头子,骨头子一般是猪后腿关节上一块特殊形状的小骨头,这些骨头有正、反、肚、坑等四个形状完全不同的面,玩的时候,将骨头子各面都抚成一致再收起来算是一局。手巧的孩子将“子儿”上掷下拾,动作流畅、优美,能赢得很多观众羡慕的目光呢!该游戏锻炼的是眼手的配合协调以及掌握动态物体的平衡能力,考验的是孩子们的细心与耐心。

  挑冰糕棍炎炎夏季,解暑降温少不了冰棍,而且价格便宜,一毛钱能买好几块。吃剩下的冰糕棍,就成了孩子们的又一游戏道具。偶尔会看到几个孩子在操场、街头低头寻找着什么,原来是捡人们扔掉的冰糕棍。大课间、上学前、放学后,三五个孩子,都把所拥有的冰糕棍拿出来集合在一起,开始玩起挑冰糕棍的游戏。游戏开始前一般以猜拳论先后。先者手抓所有的冰糕棍,轻轻往上一扔,等它们都落到地上或桌子上后就变成杂乱无章的一堆了,然后用一根事先准备好的冰糕棍慢慢地、细心地一根一根地挑出来,挑的过程中绝对不能使其它的冰糕棍有任何移动。游戏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屏住呼息,聚精会神地盯着这杂乱的一堆小木棍,一旦有冰糕棍被碰到动了一下,一阵欢呼声就预告了这一局的输赢。这个游戏虽然简单,却可以培养孩子做事细心、耐心以及动手能力。

  翻花绳俗称撑花卧单,也有说是“撑巧”,不知传承了多少代,也是女孩们比较偏爱的一种游戏。先找一根细线绳,或在大人针线筐里找一根纳鞋的绳子,把两端连接打个结,成一个绳圈。一般由两个人轮流玩耍,把绳圈套在双手上,靠灵巧的手指,将线绳编成各种形状。开始游戏时,先由一人用双手把绳圈撑成一种几何图形,另一人在此形状基础上,双手通过挑、穿、勾、挽、翻等各种技巧,将线绳移到自己的手上,并且改变了前一人撑出的花样。如此,二人轮流翻撑,巧妙的撑出各种图形。双人翻绳需要两人配合密切,一人翻一回完成一个个比较复杂的造型。如果两人配合不到位,就可能在换手之际翻出一团乱绳,游戏就终止了。单人也可以用自己的双手撑出伞状的图形。此游戏能有效地锻炼孩子手指的灵活性,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家家清河俗称“摆过过”,一种幼儿喜爱的游戏。孩子们会模仿家中父母的各种语言、动作、形象,几个人分别担当家庭的一个角色,开展虚拟的生活,包括虚拟购物、虚拟做饭,安排处理各种家务事。此游戏虽在大人看来颇显幼稚,但却最能反映儿童时代的纯洁、天真与烂漫。

  童年游戏,种类繁多。经典回忆,乐趣无限。因为这些游戏,童年才让我们向往,让我们怀念。追忆各个年代那些渐行渐远的传统游戏,找寻昔日的快乐记忆,希冀传统游戏能够重新焕发生机,让更多的孩子们重温祖辈们童年的快乐。

  如今物质生活极为丰富,可现在的孩子们反而找不到父辈们小时候的那种快乐感了。一边是渐行渐远的传统游戏,一边是层出不穷的电子游戏,在传统游戏的没落中,孩子们的灵活性、协调性、机警性以及身体素质也在不断下降,这与现代孩子们室外游戏减少不无关系,不得不让我们深思!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地址:顶盛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电话:+639619666363 手机:+639619666363
Copyright © 2012-2024 顶盛体育【中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粤ICP备 56985469863号
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